解讀詩歌中的譬喻法

譬喻修辭解析

譬喻是一種「借彼喻此」的修辭法。凡二件或二件以上的事物中有類似之點,說話作文時運用那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方說明這件事物的,就叫譬喻。通常是以易知說明難知,以具體說明抽象。譬喻是由「喻體」、「喻依」、「喻詞」三者配合而成的。所謂「喻體」,是所要說明的事物主體;所謂「喻依」,是用比方說明此一主體的另一事物;所謂「喻詞」,是聯接喻體和喻依的語詞(「像」、「似」、「如」、「好比」)。 1、明喻:凡喻體、喻詞、喻依三者具備的譬喻,叫作明喻。 一般要用「像」、「似」、「如」、「好比」等比喻詞。例:大自然有時很像戲劇。

2、隱喻:直接把「喻體」說成「本體」的比喻方法。喻詞由繫詞如「是」、「為」等替代者,叫作隱喻。A:村舍與樹林是這地盤上的棋子。B:我是天空裏的一片雲。

3、略喻:凡是省略「喻詞」,只有喻體、喻依的譬喻,叫做略喻。

A:少女心,海底針。B:人怕出名豬怕肥。

4、借喻: 本體事物不出現,直接用喻體當作本體來敘述的比喻方法。將喻體、喻詞省略,只剩下喻依的,叫做借喻。A:一山不能藏二虎。B:不到黃河心不死。

(以上教材部分改編自南一)

請寫下曲中所使用的譬喻句

綜合課烤肉大會

IMG_1657

解讀詩歌中的引用法

語文中,援用前賢經典的警句、名言,或典故、俗語等,以闡明自己的論點,表達自己的思想或感情,叫作引用。作文中引用經典精言,名人雋語或詩文中的警句、社會上流傳的成語、諺語等,可使文章擲地鏗然有聲,更加可信、有力,也可增益文章的委婉含蓄、典贍氣氛。

例它似乎在默默告訴我們,「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杏林子 生之歌)
2.「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朱自清 春)
3.陸放翁有一聯詩句:「傳呼快馬迎新月,卻上輕輿趁晚涼。」
(徐志摩        我所知道的康橋)

引用又分:

(1)明引:明白指出所引文字的出處和來源,應加上引號,文字不予刪節更
改。
A.古人說:「人在畫圖中」,實在不錯。(吳敬梓 王冕的少年時代)
B.佛家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甘績瑞 從今天起)
C.孔子云:「何陋之有?」(劉禹錫 陋室銘)
D.就像三堂會審中蘇三的唱詞:「三萬六千兩一旦化為灰塵!」
(周芬伶 傘季)

(2)暗用:引用時未指明出處,直接將引文編織在自己的文章或講詞中。
A.所謂「山色空濛雨亦奇」,我於此體會了這種境界的好處。
(豐子愷 山中避雨)
B.養成運動家的風度,首先要認識「君子之爭」。
(羅家倫 運動家的風度)
C.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 水調歌頭)
D.有時候「一行白鷺上青天」。(梁實秋 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5qvBtx6m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vqk28ZZCAU

解讀詩歌中的映襯法

將兩種不同的,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並列起來,兩相比較,從而使語氣增強,意義明顯的修辭法,叫做映襯法。世間的美與醜、善與惡、歡樂與哀痛、光明與黑暗等矛盾現象,普遍常存,如果能透過種種矛盾現象,映襯成趣,必然可使文章富有感染力。「映襯」修辭,須注意對比的鮮明與緊扣主題,對比愈強烈,印象愈鮮明;旨意愈明確,愈能發人深省。
例 1.只因這是生命中,最沉重也是最甜蜜的負荷。(吳晟 負荷)2.但見一隻隻蜥蜴都已被烤得全身動彈不得,只能眼睜睜的看那銀螞蟻在面前橫行而過。(曾志朗 螞蟻雄兵)   3.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 烏衣巷)

映襯法又可細分為
(1)反襯:對於一種事物,用恰恰與此事物的現象或本質相反的詞語,加以             描寫。A.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維 入若耶溪)B.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鄭愁予 錯誤)C.立在城市的飛塵裡,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張曉風 行道樹)
(2)對襯:對於兩種不同的人、事、物,用兩種不同或相反的觀點,加以形容描寫。A.得意莫歡欣,失意莫苦惱。(何仲英 享福與吃苦)B.創業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想到上天;而敗家的人卻無時不想到自己。 (陳之藩 謝天)C.自由世界最大的缺點:是有錢不能共享;共產社會最大的優點:是有苦必須同當。(英國 邱吉爾名言)
(3)雙襯:針對同一個人或同一事物,從兩種不同的觀點、角度予以形容描述,著眼點不同,結果適成其反,形成強烈的對比。A.有運動家風度的人,寧可有光明的失敗,決不要不榮譽的成功!(羅家倫 運動家的風度)B.他是一個活著沉默,但卻死得勇敢的人。(逯耀東 揮手)C.鳥的身軀都是玲瓏飽滿的,細瘦而不乾癟,豐腴而不臃腫,真是減一分則太瘦、增一分則太肥那樣地穠纖合度。(梁實秋 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Z6eIupEGe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m1oOEWW4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