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詩歌中的譬喻法

譬喻修辭解析

譬喻是一種「借彼喻此」的修辭法。凡二件或二件以上的事物中有類似之點,說話作文時運用那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方說明這件事物的,就叫譬喻。通常是以易知說明難知,以具體說明抽象。譬喻是由「喻體」、「喻依」、「喻詞」三者配合而成的。所謂「喻體」,是所要說明的事物主體;所謂「喻依」,是用比方說明此一主體的另一事物;所謂「喻詞」,是聯接喻體和喻依的語詞(「像」、「似」、「如」、「好比」)。 1、明喻:凡喻體、喻詞、喻依三者具備的譬喻,叫作明喻。 一般要用「像」、「似」、「如」、「好比」等比喻詞。例:大自然有時很像戲劇。

2、隱喻:直接把「喻體」說成「本體」的比喻方法。喻詞由繫詞如「是」、「為」等替代者,叫作隱喻。A:村舍與樹林是這地盤上的棋子。B:我是天空裏的一片雲。

3、略喻:凡是省略「喻詞」,只有喻體、喻依的譬喻,叫做略喻。

A:少女心,海底針。B:人怕出名豬怕肥。

4、借喻: 本體事物不出現,直接用喻體當作本體來敘述的比喻方法。將喻體、喻詞省略,只剩下喻依的,叫做借喻。A:一山不能藏二虎。B:不到黃河心不死。

(以上教材部分改編自南一)

請寫下曲中所使用的譬喻句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