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詩歌中的誇飾法

誇飾修辭解析

說話、作文時,過分的鋪排張揚,誇大修飾,離開客觀的事實很遠,但聽者、讀者卻又不會懷疑它的真實性,而認為「理所當然」,這種修辭法就叫誇飾。誇飾產生的原因,主觀上由於作者想「出語驚人」,客觀上是由於讀者的「好奇心理」。運用放大或縮小,事物的特徵、作用、形象、數量等方式表達。
例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 江雪) 2.世界上的生物,沒有比鳥更俊俏的。(梁實秋 鳥) 3.幾乎所有的動物,都被熱呼呼的烈日照得骨頭都癱掉了。(曾志朗 螞蟻雄兵)

(1)空間的誇飾
A.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後,天是那樣藍,幾乎透明似的,月亮離山頂,
似乎不過幾尺。(茅盾 風景談)
B.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李白 秋浦歌)
C.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 登樓詩)

(2)時間的誇飾
A.人生天地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莊子 知北遊)
B.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 早發白帝城)
C.一根冰棒含在嘴裡,總要舔上半天,才捨得吃完
(古蒙仁 吃冰的滋味)

(3)物象的誇飾
A.揮汗如雨的夏日,喉舌焦燥如焚的人們。(陳幸蕙 碧沉西瓜)
B.義大利的麵包倒不黑,可是硬得像鞋底。(鍾梅音 生活與生存)
C.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沈復 兒時記趣)

(4)人情的誇飾
A.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岳飛 滿江紅)
B.在荒野中的人,此刻沒有一個不是被震懾得氣脫委頓、匍匐不能起的。
(陳冠學 西北雨)
C.雙腳踢翻塵世浪,一肩擔盡古今愁(布袋戲 非凡公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V5BwwAGts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KouEvV2DQ4

解讀詩歌中的象徵法

象徵修辭解析:

    任何一種抽象的觀念、情感、與看不見的事物,不直接予以指明,而由於理性的關聯,社會的約定,從而透過某種意象的媒介,間接加以陳述的表達方式,稱之為「象徵」。象徵不但可以使內容表達得曲折含蓄,還可以深化作品的主題,給人深刻的印象和強烈的感染。象徵的分類,可以分為(一)普遍的象徵(二)特定的象徵。

普遍的象徵:在語文中,放諸四海皆準,可以獨立存在,不受上下文限制的,是為「普遍的象徵」。 如以十字架象徵基督教,國旗象徵國家,花朵的凋零象徵死亡,小丑象徵滑稽、悲涼,蠟燭象徵光明,魚象徵悠遊自在,龍象徵中華民族,狐狸象徵狡猾,駱駝象徵堅忍,喜鵲象徵吉祥,烏鴉象徵厄運,青天白日象徵自由、平等、博愛,赤子象徵純潔……等等。

普遍的象徵:A宋朝晝家鄭思肖,畫蘭,連根帶葉,均飄於空中。人問其故,他說:「國土淪亡,根著何處?」國,就是根,沒有國的人,是沒有根的草,不待風雨折磨,即形枯萋了。(陳之藩:失根的蘭花) 南宋畫家鄭思肖的「畫蘭,連根帶葉,均飄於空中」,是寄託「國土淪亡,根著何處」的寓意。「失根的蘭花」,原本只是鄭思肖畫中的象徵,但經過陳之藩的闡述之後,失根的蘭花,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普遍象徵。這個象徵它充分表達了流落在海外的中國人,飄泊無依,有鄉歸不得的心聲。B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這是中唐詩入孟郊所作的五言古詩〈遊子吟〉,歌頌偉大的母愛,傳頌廣遠。詩中「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借和煦、溫暖的春陽撫育小草,象徵慈母對子女的教養,潤澤廣遠,為人子女者實難以報答。自從此詩流傳之後,春暉已成為母愛的普遍象徵。

特定的象徵:即在語文中,受作品的上下文控制的象徵。也就是說在作者的刻意設計安排下,在一定的場景與氣氛中,某項事物含蘊特殊的象徵意義的一種修辭技巧。 A、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 我說道:「爸爸,您走吧。」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者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雨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池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望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上,心裡很輕鬆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頭看見我,說:「進法吧!這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裡,再找不看了,我便進來坐下。眼淚又來了。(朱自清:背影) 說明:朱自清的〈背影〉是描繪父愛的文壇名作。在作者的刻意設計安排下,以「紫毛大衣」,象徵「父愛的溫暖」;以「朱紅的橘子」象徵「父愛的光輝」;以「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象徵「完整而無所保留的父愛」,這些都是作者刻意經營的特定象徵。

B、如期至,即道士與虯髯已到矣,俱謁文靜。時方弈棋,揖而話心焉。文靜飛書迎文皇看旗,道士對弈,虯髯與公旁侍焉。俄而文皇到來,精神風采驚人,長揖而坐,神氣清朗,滿座風生,顧盼煒如也。道士一見慘然,下棋子曰:「此局全輸矣!於此失卻局矣!救無路矣,復悉言?」罷弈而請去。既出,謂虯髯曰:「此世界非公世界,他方可也,勉之,勿以為念!」因共入京。(杜光庭:虯髯客傳) 說明:〈虯髯客傳〉為傳奇名作,是藝術手法成熟的文言短篇小說。故事以末社會動亂,群雄逐鹿為背景;情節則以李靖、紅拂女、虯髯客三人的俠義為敘述主線。以上所錄,為小說中最具關鍵性的一段。道士見到文皇(李世民)來,下棋子曰:「此局全輸矣!於此失卻局矣!救無路矣,復悉言?」是以具體的下旗象徵角逐天下,即以棋局象徵世局;此外本句亦屬雙關修辭,即以輸棋指陳角逐天下無望。

(上文改編自中興大學國文系教學平台)

修辭應用:

請指出風中的羽翼一曲中所使用到的象徵修辭

請寫下知足一曲中所使用到的象徵修辭

阿爸的虱目魚一曲中虱目魚象徵為何

阿爸的虱目魚 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