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彙整: 2014 年 3 月
律詩選學習單
國文教學實況
精選內容
教材範圍: 南一版國文第二冊 第三課 律詩選 過故人莊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對象:國一 時間:一節課(50分鐘) 教學起點:教師已講解完作者.題解.課文及語譯 授課內容:複習課文翻譯及默寫 教學目標:了解學生是否理解課文及協助其精熟 天氣:14度C有雨
今天我帶了一位新同學入班,他既不干擾教學,又能忠實地記錄師生的互動情況。 其實他是一架攝影機,最初我以為那台機器這會讓課間的氣氛變得彆扭,但這樣想就實在太低估了這群E世代孩子的生命力了……。於是我開始記錄起課堂裡的大小事,試著讓自己在鏡頭下成為被觀察者及觀察者……。
心得:小國一總是天真可愛有點邪,而老師那件寬鬆的毛衣恐怕就只適合瘦子穿,否則一不小心就會看見一隻熊了……。(這種心得可以交差嗎?當然不行。本篇純屬娛樂,無關任務。)
漢字的故事:悠遊字在(多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58zC964ROY
萬里長城:春
梅花餐
粉山茶花
台中港酒店懷石料理
婦女節快樂
石榴花果
李花與吊鐘花
小紫花與檸檬花
作家部落格:吳晟(負荷)
解讀詩歌中的呼告法
把人、事、物當作可以訴說的對象,這種修辭法就叫做「呼告」。利用「呼告」寫文章,可以使文章更富有感情,更親切感人。
「呼告」修辭的種類:
1. 對「人」的呼告
●笑吧!快樂的小姑娘!我從妳的臉上看到我的「過去」,妳卻不曾自我的影子中看出你的「未來」。
2. 對「事」的呼告(擬人化呼告)
●光陰呀!希望你能倒流,讓我回到快樂的幼稚園生活。
3. 對「物」的呼告(擬人化呼告)
●海呀!我了解你那憤怒的吼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OXJ6TkLrP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09Q56Md0I
解讀詩歌中的轉化法
描述事物時,轉變它原來的性質,變成另一種與原來本質截然不同的事物,而加以形容敘述的修辭方法,叫作轉化。轉化可以借物言志、寓情於物,以表達作者的情思,也可以敘述具體、描述生動,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1.只有綠色的小河還醒著,低聲地歌唱著溜過彎彎的小橋。(楊喚 夏夜)2.每天早上,她們總是披著一身淡淡的夜色便開始工作。(張騰蛟 那默默的一群)3.你不妨搖曳著一頭的蓬草,不妨縱容你滿腮的苔蘚。(徐志摩 翡冷翠山居閑話)
轉化又可分:
(1)人性化:又稱擬人化,把人類的心情投射於外物,將外物看成與人類一 樣,而加以描述,使具有人類的動作、行為、思想、感情等,是為「擬人」。 A.那成點狀分布的碧綠,竟是臥在沙地上安恬地晒著太陽的西瓜。(陳幸蕙碧沉西瓜)B.細細一線,卻想與整座天空拔河。(白靈 風箏)C.我猜想愛情,到底躲在哪個角落?(周杰倫 蝴蝶姬)
(2)物性化:又稱擬物化,把人當作其他動物、植物,甚至無生物來描述, 是為「擬物」。A.在「枯寂」的心靈中,插上一枝生命的「花朵」。(殷穎一朵小花)B.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 長恨歌)C.主啊!請陶冶我的兒子。(麥克阿瑟 麥帥為子祈禱文)
(3)形象化:把抽象事物或觀念,化為具體的形象。A.好銳利的喜悅刺上我的心頭。(梁實秋 鳥)B.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朱自清 匆匆)C.牽也牽不住的小雨絲哪,總在我心深處,挑著、刺繡著纏綿的鄉愁。 (亞微 故鄉的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0aUX0Ouc9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