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書展

IMG_2594

書展羅列的品項豐富多元,結合流行與經典。流連其中,就能捕捉到濃濃的文藝風。

IMG_2603

入班觀課之二

SONY DSC

四月教學研究會議:班級讀書會

推動班級讀書會,是多數學校行之有年的教學活動之一。教師如何運用有限的時間,創造孩子美妙的閱讀經驗,能使孩子將書中內容與生活中的知能及情意相觸發,甚而作更深層次的省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假設大家推動閱讀,還是因為會考測驗中閱讀題和寫作占考題及排序極重比例的這種原因, 那麼因為考試至上而捨棄課外閱讀,或是一味要求學生書寫心得的情事就也不會有歇止的一天。閱讀課,其實教的只是方法,該讀的卻是一種態度,一種學習和創作者共同體現生命本質的態度。在這件事上,所謂的專家也只能教授皮毛而已,因為真正能影響生命的,還是只有另一個人的人生態度。

看見夢想 看見倒立先生(含心得)

IMG_2373

你有夢想嗎?現今教育體制下求學的你快樂嗎?你是為著父母師長給你的期許而活著?還是為著自己的夢奮鬥著?你為達成夢想而計畫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行動藝術家黃明正今天蒞校演講,問了孩子們四個教育現場的大哉問,並和孩子們一起見證台灣教育工程中極需要的夢想實踐計畫……。很多人在談國家的未來,憂心我們的下一代,而我卻也看到新世代的孩子在衣食無虞的環境下,更多人有著更多機會,卸下上一世代必須扛起的養家活口求溫飽的責任,用熱情和努力去追尋更遠大的夢,  讓這個世界更美更好……(或是找到金飯碗)。夢想或許不一定會成功,但若世界少了勇敢冒險嘗試的人,我們今天就沒有網路.沒有手機.沒有許許多多的美好……。

我們不禁將讚許的目光投向勇敢作夢並努力實踐的人,也希望台灣有更多這樣的年輕人能真正找尋自己,找尋這塊土地的獨特性,他們身體力行去證明作夢也可以賺錢,賺錢也可以充滿熱情。他們用小小的個人力量發揮大大的價值。今天,只有著平凡夢想的我,看見倒立先生,也看見許多台灣的小小夢想家正在發熱。

IMG_2365-001

淺談奇幻文學(下)

淺談奇幻文學PDF

淺談奇幻文學(下)作業單

想像力與小說:奇幻小說之〈為什麼都沒有人相信〉

演講者:許榮哲。曾任《聯合文學》雜誌主編,現任耕莘青年寫作會文藝總監。原著小說:《迷藏》之〈為什麼都沒有人相信〉

閱讀與寫作:大家來寫詩

今天的課堂是以名詞(具象)與名詞(抽象)的關係連結來試作一首短詩。我們之前已經花費許多時間去了解修辭法的運用和詩作中很重要的象徵和意象,只是短短的一堂課要孩子們創作出較深刻的作品,其實不太容易。可一旦讓他們的角度從欣賞轉變成創作,發想的過程思維,已使他們對詩作的意象能有更深一層的掌握。部分的孩子仍習慣以流行歌曲式的對白或童詩中常見的擬人法來創作,雖然不太符合我們今天的主題,但看他們開心的動筆,我也覺得很欣慰。 當然還有些同學,苦苦哀求我:可不可以上一些讓他別太花腦筋的課程。恩(甘無可能?)!我努力看看囉!

淺談奇幻文學(上)

奇幻小說和遊戲其實很受中學生的喜愛,早從中古世紀巫術到現代文明,從西遊記聊齋誌異到魔戒,奇幻文學的作品無所不在。讀一讀世界上最有趣的傳說、民俗及神祕學之養分,都能協助我們用更有創意的新想法為讀寫的世界增添許多趣味及特色。

電影奇幻手法與奇幻文學DOC(電影奇幻手法與奇幻文學PDF)

奇幻文學作業發表稿DOC

從會考命題談有效教學研習

課後整理的研習延伸資料如下:

文本中心閱讀及命題技巧請參考:圓玲教授的閱讀加油站

閱讀素養的五種口訣與十二種技巧參考:有效教學資料

王秀梗老師的閱讀策略教學參考:摘要訊息訓練

入班觀課之一

IMG_2109

淺談旅遊文學

凡是以旅遊題材入文字,不管是詩歌、小說、日記、隨筆,甚至地理考察,只要屬於文學性的都可稱作是旅遊文學的範疇。旅遊文學雖是近期才有的文學分類,但其實在古代早有許多知名的篇章……。

古代的旅遊文學作家代表徐霞客。是我國明代偉大的地理學家和旅行(文學)家。主要作品:一部洋洋四十餘萬言的徐霞客遊記。徐霞客於明朝萬歷十四年( 公元1586年 )出生,他從二十二歲起, 直到五十六歲逝世時為止,三十四年的時間,隻身走遍了大半個中國。 作者以文人特有的敏銳觀察力、細膩優美的詞藻忠實地紀錄所見所聞。另有:元朝馬可波羅的馬可波羅遊記。唐朝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遊記」。宋朝蘇轍的「黃州快哉亭記」。清朝袁枚的「浙西三瀑布記」……等。

現代旅遊文學家代表余秋雨,為中國當代著名戲劇與美學理論家,主要作品:文化苦旅。「 唯有透過身體的不斷移位,來換得人對世界的陌生和驚訝感。當你面對滔天洪水和高大山川,又怎麼可能不產生敬畏之心呢?這時你就會發現,任何文化在無限蒼穹之下,只不過就是非常短暫的一角而已。」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在中國各地的遊記是中國文化的饗宴。其他尚有:陳列的「 玉山去來」。朱自清的「 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郁達夫的「釣台的春晝」……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PtifN0icCU

(以上資料整理自網路)

甲骨上的象形漢字

殷墟發現以來﹐先後出土有字甲骨約15萬片。 從這些帶有刻辭的甲骨中已經辨認出5000多個單字,能夠認出來的的漢字大約1700多個,甲骨文中所記載的資料將中國的有文字記載的可信歷史提前到了商朝,現代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中演變而來的。以下是課本中提過的一些象形字: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