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友與戰友

SONY DSC我們,還算是朋友嗎?

親愛的J:

連續二週,妳在聯絡簿上都寫著最近和朋友相處的困擾。我看出這陣子妳周旋在她們之間,顯得有些疲累。你問我說:朋友之間貌似融洽,但背地裡卻紛擾不斷,這樣對嗎?我在簿子上沒回應你,因為我既不知道妳們爭吵的原因,也不想搪塞你一個答案。我只想在這和你分享自己對朋友的一些想法。

朋友的定義其實很廣泛(從妳們FB上的數目,便可略窺一二),凡是非親屬非職屬的人際關係,大多皆可列為朋友,但密友和戰友是我心目中最難得的好友。 閨中的密友,能與你無所忌憚地分享喜樂,不心生嫉妒且真誠榮耀彼此,在歷經哀愁與苦難時,能挪出肩膀,給對方一個溫暖的依靠。另一種好友則非思想上的戰友莫屬。

思想上的戰友像是君子之交,他們和而不同,常因為某種理念或哲理爭辯,這在歷史上有許多美麗而浪漫的佳話,一如先秦時代的莊子,在朋友惠施往生之後,悵然若失如喪考妣,可見沒有思想戰友的人生,是多麼無聊及無趣。

既謂戰友就絕不是柔順聽話又乖巧的咖,因為某些聽話的人們似乎深黯”中庸之道”,凡事總不偏倚地緊貼著”上意”,他們多服從權威,也喜歡權威(一旦當它掌權,也會成為另一名權威者)。乖順的原因常是想媚於俗世,人云亦云(因為壓倒性的人數,也是一種權威),既沒有自信也缺乏中心價值,更慘的是那種透過順從以獲取個人晉升機會及利益者,他們總是說一套表面,卻做一套裡面。今天與你相握著的熱掌,很可能就是明天推妳入淵溝的雙手。

校園是樹人的場域,而非忠犬的集訓中心(其實我很肯定忠犬的存在價值,畢竟誰都想弄上幾條),若沒有雜音的環繞,沒有思辯的力道,著實令人不寒而慄。所以,我其實喜歡妳們吵吵鬧鬧,但請妳們為正義而戰,為理想而鬥。不要因為利益而爭奪,為風醋而彼此斲傷。

J,我寫的這些,希望能產生一點點讓妳支撐友情的力量。願妳早日尋覓到你人生中的密友與戰友。

壯壯KULO將

IMG_2456

清洗KULO將籠子的今天,刻意放他進幼齡時代的小籠裡玩,他將碩大的身軀塞進當年嬉戲用小彎管裡的模樣,實在有夠滑稽有夠古錐喔。

四月教學研究會議:班級讀書會

推動班級讀書會,是多數學校行之有年的教學活動之一。教師如何運用有限的時間,創造孩子美妙的閱讀經驗,能使孩子將書中內容與生活中的知能及情意相觸發,甚而作更深層次的省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假設大家推動閱讀,還是因為會考測驗中閱讀題和寫作占考題及排序極重比例的這種原因, 那麼因為考試至上而捨棄課外閱讀,或是一味要求學生書寫心得的情事就也不會有歇止的一天。閱讀課,其實教的只是方法,該讀的卻是一種態度,一種學習和創作者共同體現生命本質的態度。在這件事上,所謂的專家也只能教授皮毛而已,因為真正能影響生命的,還是只有另一個人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