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偶像(上)

8Q1A2011才上完了蘇軾的《記承天夜遊》,今天教室裡的主角換上陶淵明(老天呀!你一定要對我作這樣的潛能開發嗎?)。講到李白,學生大多背誦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提到蘇軾,東坡肉的名聲更是響噹噹。問同學是否聽過陶淵明,一片沉默之後,只見台下猛搖頭,說道:誰呀?不認識。在凡事講求功利和速度的年代裡,要談論如此清貧的一位作家似乎是不太容易。於是我改口問:你們想認識李白杜甫蘇軾的偶像嗎?

李白在《戲贈鄭溧陽》中寫道: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無弦,漉酒用葛巾。清風北窗下,自謂羲皇人。 何時到栗里,一見平生親。杜甫曾在安史之亂後詠詩道:寬心應是酒,譴興莫過詩。此意陶潛解,吾生後汝期。蘇軾晚年在《與蘇轍書》中曾說:吾於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臞而實腴,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又說:深愧淵明,欲以晚節師範其萬一。

以上只是粉絲證據的一部份。但一位在當代寫詩飲酒的平凡老百姓,究竟有什麼魅力,足以讓後代文豪如此傾心? 不過是隱居在柴桑過著躬耕的田園生活,又有什麼值得可歌可泣?陶淵明的高風亮節,跟現代人又有啥米關係?

路邊的小說家

SONY DSC

講到「道聽塗說」,沒有人不對它深惡痛絕的。但世上又有幾個人敢拍胸脯保證,說他從來沒有在路邊聽過一些小道消息,並且沾沾自喜地再傳給其他人。論語.陽貨篇:「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可見道聽塗說自古至今,已成人類歷史不可磨滅的一部分。只不過現代人的「塗說」不只在路上,也在網上。

前幾個禮拜,校園裡有同學「路過」他人相互攻訐的臉書文字,並按下讚。這等同於肯定並且散布一個未求證的腥羶事件。最後,當然得惹上些麻煩。這幾天新聞裡也有「便當文」事件。可見網路上,不但路比較寬,能說的也更多。

路邊來的說法,大概都躲不過真、善、美這面文學照妖鏡。文學,必要求真。內容的真實或情意的真切,這是對聽閱者最起碼的尊重。至於道德層次的善,則包含不謾罵、不作無理的攻訐、不傳播邪惡的思想。至於美,則是已到達藝術的境界,更甚者能使閱聽者心靈得到洗滌和昇華。

廣大興漁船事件後,董女和某報社總編以「第一人稱」在臉書發文闡述親見菲律賓人在台灣買不到便當的情形,之後引起網民瘋狂轉載,竟有八萬人點閱。這類不實的發文明顯違反了真、善這兩項標準。至於嘛,假設這篇是發布在小說連載那一欄,倒不失達到美的境界。

漢書.卷三十.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我們需不需要那麼多路邊的小說, 那還得取決於整個社會大眾心理的偏好。 不過下次轉載或按讚的同時,記得查一查作者的身分是不是個小說家!

秘密

把話語撕碎
一片一片餵食你
日復一日
像豢養一隻貓

灼烈的正午陽光
把你的眼皮拉攏成一條細縫

也只有星星敢窺伺你

眸子裡碧綠色湖水
繾捲一池如茵
水藻
密密麻麻交織  織交麻麻密密

雪白的皮毛
撫觸的指尖
末梢神經都綻開成湖畔的花
滿溢百合清香

接近你的步伐
是湖上的雨腳  是詩的韻腳
如此
輕       巧       緩      慢

仍不小心激起漣漪
濺出的水花
卻是我眼底載不動的重量

蠍子文化:課文角色扮演

比手畫腳複習段考

段考要到了,光聽老師複習和寫講義,真的很無聊。 製作一疊詞語卡,來玩詞語猜謎遊戲(記分板是一定要的啦)。
SONY DSCSONY DSC

保健研習

這次的主題是保健養生。講師是精通腳底按摩的江明豐老師。

老師先幫我們做穴道介紹和刮痧。還教了我們一系列的養生操和養生茶飲的配方。中國醫藥和中國文學其實也是同一掛的, 難怪在場的國文老師都聽得特別有勁呀!

SONY DSC

輪到我被刮刮啦!今天我剛好感冒,老師還來的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