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上學期青春博客來校園巡迴書展—中港高中場次

【本次展出「一個人也不孤單量表」書展】

在疫情的當下,我們開始線上學習,隔著螢幕和同學、老師互動,這個時候,一個人如何才能不孤單?

透過閱讀,我們可以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遊樂、一個人撐傘、一個人學習、即便,一個人,都可以不孤單。

 
  ↑我們的書展選在中港高中圖書的閱覽室,配合鮮明的布置,讓書展更添吸引力。

【書展宣傳無極限】

圖書館以視訊廣播、網路布告欄、無聲廣播、各式會議資料,傳遞辦理本次的書展,當然也準備了配合書展,學生推薦書籍的小禮物。

 
 ↑圖書館利用電視、抽獎箱,吸引路過的學子參與書展。

【當書展遇到課程】

書展活動獲得老師們的支持,圖書館也為本次書展提供配合的閱讀課程,讓學生們可以享受閱讀,也可以從圖書館的活動中學習。

 
↑老師介紹本次書展的特色,學生尋找自己喜歡的書。

【青春博客來與我的火花】

搭配青春博客來書展辦理中港高中方舟講堂,此講座由本校郭寶翔同學分享自己在青春博客來閱讀與寫作的經驗,鼓舞同學「以讀攻讀」。精彩的影片如下:

郭寶翔同學說大人們總是會為我們決定該讀什麼書好?但是,這麼做,我們不一定有興趣,原本也以為自己對閱讀不會有興趣,沒想到投入「青春博客來平台」開始寫書評時,慢慢的,發現自己想讀,可以讀,原本沒興趣的都會變得有興趣。

而星級制促使他想要達成十星級,而且想要超越十星級,這時候是為自己而讀。

 
↑郭寶翔同學的講座吸引了很多同學和老師前來,希望可以影響更多的人一起來讀。

【歡喜來閱讀】

書展設在圖書館一樓閱覽室,有舒適的空間可以提供學生閱讀,設展期間,無論是上課、下課都有師生駐足,有的老師向圖書館提出申請,讓整班的同學可以在這裡盡情地看自己喜歡的書,有的老師搭配課程帶同學進行閱讀課。

 
↑老師介紹本次書展的特色,學生尋找自己喜歡的書。

【移地閱讀】

原本展覽的空間因為會議的需要,因此後四天改在圖書館2樓,11箱400多本的書籍,也由愛書的同學協助布展。

 
 ↑因為大家的協助,讓圖書館又有新的風景。

【閱讀排行榜】

以下由參展的同學票選出自己喜歡的書籍,提供給圖書館作為購書的建議,從同學的推薦單中可以發現,大家喜歡的風格迥異,有文學類的《轉山》和《孤獨培養皿》,有貼近青春生活的青春文學小說《許我留在你心上》、《今天月亮暫時停止轉動》,都是人氣美女作家尾巴Misa的作品唷,再者是學習類的《鹽酥英語》。

【閱讀推薦抽獎】

 ↑在大家踴躍的推薦下,抽出符合資格的同學,希望大家持續關注各項的閱讀活動。

🔸青春博客來報導,可按下方連結https://ireader.books.com.tw/essay_reading/article/2973

知識領航 閱讀看見未來

人間福報2020/02/17報導中港高中閱讀推動
電子報連結網址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2.aspx?unid=576862

文/人間社記者陳淑貞
圖/中港高中圖書館 提供

圖書館是不斷成長的有機體

     1994年創校的中港中學位於台中市梧棲區,是一所社區型的完全中學。學校原本只有一間以舊教室改建成的簡易圖書室,後來經過校 多方奔走,在2006年完成4層樓高、方舟造型的圖書館。3年多來,在圖書館主任何智隆的擘畫帶領下,不但提供全校師生優良的閱讀環境,同時也成立社區共讀站,為鄰近社區帶來豐盈的精神糧食。

     中港中學的每一名新生,在剛踏入校園時,都要接受運用圖書館的教育課程,學校希望學生能夠親近圖書館,喜愛閱讀,成為各領域的領航人。

     被學生稱為「館長」的何主任說:「圖書館是不斷成長的有機體,必須與時俱進,以滾動式不斷修正、前進!」因此,圖書館除了供教師實施閱讀教學之外,並規劃主題書展區、討論室、休閒閱讀區、閱讀走廊、資訊教室與多功能會議室等;並引進無線射頻,師生可利用APP行動裝置及無人還書機等最新技術完成自助借還書手續;更連結誠品文化及《人間福報》等資源,舉辦各項活動及競賽,讓學生習於擁抱文字、熱愛閱讀。

飢餓行銷 提升閱讀興趣

     何主任指出,讀報可以提升閱讀力與思考力,刺激學生思辨探究能力,而《人間福報》的任何一個版面、任何一段話,都可作為讀報教材,因此館方推出《人間福報》有獎徵答活動、剪報比賽,以提升學生的閱報動力,增加興趣,強化深度。

     讀者服務組組長余曉菁是國文老師,她說學校申請《人間福報》已有18次,本學期有39個班級申請,受惠學生1244人。余老師對每天都能收到的《人間福報》非常肯定,因為內容有溫度,且紙本閱讀更容易引導學生賞析文本的邏輯與結構,為語文能力扎根。
     為了不浪費寶貴資源,學校採取「飢餓行銷」方式,讓老師自由申請。曾有老師因為自己班級沒有申請到《福報》,只能請學生到隔壁班借閱;也有理化老師上課時,學生提問「以核養綠」等議題,老師會先引導學生看《福報》,結果進行討論時,內容甚為深入。

班級經營靠《福報》逆轉勝

     吳老師表示,「悅讀.閱讀」是學校高中部的固定活動,她擔任班際閱讀發表評審時,對國中部直升學生的表現感到驚豔,因為在閱讀課程的訓練下,學生可以侃侃而談、提出正確見解。

     吳老師回憶當年她臨危受命,接了一班原本師生關係不佳的班級導師,她透過帶領學生閱讀《人間福報》,逐步陪同孩子成長,漸漸地師、生、親的關係變得融洽,她非常感動《人間福報》為班級經營帶來逆轉勝。

     「閱讀就是力量!」何主任總結:「一本書或一份《福報》,就像一艘船,可以帶領讀者從狹隘的地方駛向廣闊無垠的海洋。」

漾台中 廖玉蕙老師示愛與分享

2019.08.22示愛與分享–到偏鄉去開講

廖玉蕙老師

民國七十三年四月十二日晚上在重慶南路文化復興委員會,我開始了人生的第一場的演講,當時一口氣連續講了四個星期,談的是元曲。至今猶然記得當時心跳氣急、心臟無力的窘境。從那開始,講啊、講的,從學術專業的戲曲、古典小說直講到創作與閱讀,甚至因為散文創作主題引來的語文教育、兩性、家庭相關的邀約,忽忽已歷三十餘年。蒙讀者與聽眾不棄,演講一直邀約不斷。但很慚愧的是,以往因為教書的緣故,常排拒交通較不便之處的邀約,內心總是不安。做為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是更需要關照偏鄉的需求嗎﹖

一日,無意間跟前台中文化局局長路寒袖提及有心到花蓮、台東、屏東及澎湖、馬祖等離島……去義務演講,設定總計四十場。本想請教這位學弟如何不動聲色地達到目的,畢竟他正擔任文化局長,應該更加清楚可以透過哪些管道進行。

沒料到路寒袖說:「何不就從自己的故鄉台中出發﹖」於是,在台中文化局協助安排下,我從七月至九月先在台中的十所國、高中開講,接著走遍東、南、西北及離島,總計義講43場。因篇幅所限,僅就記憶所及的台中部分稍作掠影。

首先,偏鄉的定義是甚麼?有人說:「資源少就是偏鄉。」我在文化局提供的10所高中選擇從清水高中起跑。熱心開車到高鐵站接我的女老師對偏鄉有「偏」解,她在車子繞進學校前,指著前方安靜寬闊的道路說:「你看!這麼靜寂無人的地方,還不是偏鄉!什麼地方才叫偏鄉!」我看著中午赤炎炎的太陽笑著回說:「誰會在中午的大太陽下出來散步。再過去幾百公尺的地方就是我的婆家,那裏可熱鬧滾滾哪!」這地方我太熟悉了,與其說是偏鄉,毋寧說是「偏心」較合適,由清水開跑,向丈夫示愛的成分居多。我用具體的行動來回饋外子長期以來對我寫作的支持。那次的講題是:《推窗放入大江來-談閱讀與創作》,聽眾很可愛,回答踴躍,態度大方,我給他們打了九十五的高分,就不知道學生給我打幾分?

到石岡國中是跟老師切磋閱讀教學之道,我以「示愛與分享–讓孩子愛上閱讀」為題。石岡國中的正職國文老師僅有四名,加上被鼓吹來聽講的其他科任老師,總共也不過十餘位。講了一些時候,鐘聲響了,又走了幾位去上課。從頭聽到尾的人不超過十人,主辦的國文老師一直跟我道歉。我說我之所以發心義講,就是針對這樣的學校—資源少、老師少、地處偏遠,幾乎請不起名師去切磋,我雖非名師,倒很願意共襄盛舉。

這所學校夾在兩大塊墳場間,我一進校門,就有幾名小朋友慌慌跑過來。一位矮個頭的小女生對著接送我的國文老師用台語說:「害ㄚ啦!害ㄚ啦!代誌大條啊啦!」原來她被老師賦予重任監考,卻因粗心,忘了讓同學互改。

我看著這麼可愛的小朋友在學校居然操著熟極而流的台語,忍不住笑出來。這是我長期穿梭在城市的學校從未見過的現象。校長試探了一下,看我的台語還算靈光,也立刻切換回台語跟我溝通。沒辦法,有些話就只有用母語來說才痛切淋漓。就如同到美國,只要聽到有人操著台灣國語,立刻就想回過頭去跟他們打個招呼,這是天性,禁之不絕。

大里高中的演講,原定從九點講到十一點,但我一向多準備些資料,以備不時之需。學生看到我PPT檔裡還有好幾張講義,集體起鬨地請求我講完它們。學校從善如流;我是既來之則安之,學生如此熱情,我索性就「撩落去」,一直講到接近中午才結束。

學生的聽講態度非常好,很投入,也很能呼應老師的問題;雖然學校小,也偏僻了點,但學生好大氣,落落大方,一點也不忸怩,對著這樣的學生演講真是開心極了。

大里高中已經讓我驚豔不已,沒料到沙鹿高工的學子同樣教人另眼相看。階梯式的演講廳裡,每一雙眼睛都凝神注目,沒人打瞌睡,沒人悄聲談話。舉手問答的情況意外的熱烈,每則提問都顯示誠懇與深度,讓我對職業學校有了迥異以往的印象。誰敢說現在的學生「一代不如一代」!這樣的教學現場讓我感到無比振奮。

新社以花海節聞名,是個美麗的城市。學生比較靦腆,不擅言談,演講初始,顯得拘謹,經過鼓勵後,學生逐漸有了笑容。演講過後,留下幾分鐘的時間Q&A。我指定一位學生發言,他俏皮反問:「我想不出問什麼問題,如果我說老師的演講很吸引人,可以算嗎?」我笑答:「當然算,有什麼比這樣的語言更美麗的。」那次,我獲贈了好幾盆可愛的多肉植物。

另一位同學主動繼起發言:「老師的演講我很喜歡。」我說這不行,講別人講過的,缺乏創意。他急急補充:「我還沒說完哪!老師的言談很幽默,內容很充實,很能讓人親近且接受,我很喜歡。」我說:「嗯,補充的意見很具體,讓老師很開心,以後就請這樣勇於發言吧。」啊!愛慕虛榮真是天性。那次,我獲贈了好幾盆可愛的多肉植物。

在忠明高中的講題是「遠方–我的理想我的夢」。從我小時候的一篇題為「我的志願」的作文談起。文章裡,我天真寫出的「立志當歌仔戲演員」,被老師評曰:「不登大雅之堂,重寫。」於是,我將志願改寫為科學家,結果被張貼在布告欄上做為同學的範本。幾十年後,我沒有成為科學家,卻成為研究並教授戲曲的學者;雖沒有成為歌仔戲演員,但教授歌仔戲,也算「雖不中亦不遠矣」。

高一時,我又在作文中聲稱:「夢想有一天能在較大的場合裏,做一次成功的講演……」年少的我,萬萬沒料到這篇作文還真準確的預示了我自不惑之年直至其後的人生;我真的在台灣島上四處奔忙,忙著在千人的場合裡演說。幼年的夢想成真,少年的痴念無意中也實現了。我告訴學生們:只要認真朝目標直直走去,夢想就不會只是夢想,而能化為美好的理想。

去大雅的大華國中義講那次最驚險。雖然前一晚在電腦前再三搜尋路線,但仍迷失在茫然的路口。我相準一輛送貨的旅行車,開車窮追,終於在一個紅燈前和它並列,敲窗請求協助。司機跟我比畫了半天,我沒聽懂方向,怕他一踩油門溜走,我急忙用哭腔求他:「我一點五分要去大華國中演講,現在已經一點了,怎麼辦?我都要哭了。」那男子看了表,也嚇一跳!跟著慌張起來:「跟著我走,我帶你去。」我差點沒跪謝,跟著他一連闖過兩三個黃燈,終於在1:10衝到大華。我還來不及致謝,他就一溜煙走了。載著一卡車東西的他,不知道是否因此耽擱了正事?但我確認大雅真是個「大雅」的城市。

大華國中的學生真不負我虛驚一場的精神耗損,以安定的微笑迎接我,聽講時好全神貫注,跟我互動時也很自然、很大方,全場笑盈盈,輕鬆卻不輕浮。

事後,我稱讚他們的學生程度好、聽講秩序佳,校長很客氣說:「老師PPT選的文章很讚,跟學生有輕鬆的互動,且口才好,內容很切實際才有這樣的結果啦。」我簡單翻譯了一下,就是「老師講得好」,而很歹勢,老師指的就是我。

最讓人感動的是中港高中。其實在那趟義講前後,我都各去過一趟。第一趟,我就感受到學校的國文老師好熱血,殷勤延請許多大師去演講,經費不足時,都由老師捐助玉成。更厲害的是,每一場演講前,學校師生都會一起做足功課。先閱讀演講者作品,還分組改編作品內容為戲劇,在作家開講前,學生上台先演出10-20分鐘,充分將作家作品融會貫通後摘要演出,態度慎重,讓演講者相當感動,而該校老師活潑的教學方式更令人動容。

整體而言,在三個月內密集做了四十多場的義講,讓我大開眼界,也因此對台灣整體的教育現場有較多的觀察。我很高興有機會跟故鄉台中的師生示愛並分享教學心得;更可以驕傲地說:台中的學生和老師回饋給我的,確實是更為美好的素質與希望,我以身為台中人為榮。(2019.08漾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