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校訂必修-臺灣大道

一、計畫

本計畫主要內容為規劃校訂必修課程。本校校訂必修課程自102學年度成立的「台灣大道」課程研發教師專業社所共同研發校訂必修課程,目前已研發出九門課程,並且於104學年度開始於高三進行選修課程,課程進行的過程中,社群教師也不斷針對課程進行共備及檢討,這樣的課程對話仍進行中,我們預期能夠發展出完整課程、教材及評量規準,並順利推動校訂必修課程。

二、數位教材

指導教授: 國立彰化師大教研所主任、高中優質化北三區總召 林國楨教授

2-1 愛創客

2-2 愛台中

2-3 愛自己愛健康

2-4 媒體識讀

三、本學年執行計畫

第二學期

2/21 期初社群會議

規劃本學期行事曆與討論議題

4/11 自主會議,內聘講座

4/18 外聘講座

第一學期

9/20 內聘講座

11/15高優專家諮輔會議:

訪談諮輔委員是新社的主任,首先提到課程評鑑,我們的執行概況,是否有針對單一課程進行評鑑。另外,針對課程模式,從必中有選,到帶狀課程,建議是可以加強課程之間的關聯結果也就是小林老師常常提醒的,中港學,愛中港的部分)。感謝雯柔教授對校訂必修課程的肯定,尤其是台灣大道的教師動能,一直以來的肯定與關注。

11/22 內聘講座

11/29 外聘講座

BRT社群米其林之踏查記事:

美食納入課程的必要性,有共同的味覺記憶,能與家鄉的文化串聯起來,因此以舌尖的感受去理解其他文化,具有遷移的教育意義,也能使學生深刻的體會,食物後的文化意涵。教師成員組成有閩客族群,客家腔調有三組(四縣腔、海陸腔、大埔腔),嘗試以母語進行美食對談。客家人吃豬腳的意義是身強體健,麵線則是長壽的象徵,所以吃豬腳麵線不只是因為迷人的滋味,更多的是傳統消災祈福的祈願。此處可以發現閩客對於豬腳的文化意涵挺為相似。

社群教師嘗試以十人作為咖啡廳的容納量,在勤美誠品遇到的問題就是咖啡廳以雙人為規劃,移地會議並不容易。

未來踏查的規劃,下學期以東協廣場為基準點,踏查周邊。東協廣場,舊時稱之為第一廣場,是許多台中人共同的回憶,經歷產業結構變化,與南向政策,此處成為外籍人士的聚集處,激盪出不同的文化交流,值得社群教師親自探索。

四、考核

五、歷年社群互動歷程檔案

110年高優計畫 109年高優計畫 108年高優計畫 

107年高優計畫 106年高優計畫 105年高優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