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3 與山對話社群

本計畫目標為發展本校與山對話特色課程之社群。藉由登山的課程研發,讓學生更加認識我們所生長的這一片土地。這是一個跨領域的特色課程研發的工作圈,結合國文領域、自然領域、社會領域、英文領域、數學領域、健體領域的老師,大家共同討論透過親近土地的課程,讓我們帶領學生達成 5 力的提升,讓學生透過課程、透過活動更加鍛鍊心智,體驗人生。

理念說明

  1. 臺灣是山文化繽紛的國度,山區占國土總面積約 2/3 以上,三千公尺以上高山超過 220 座 之多,其間豐富的地質地形景觀、獨特生物、棲地、生態系等,都是吸引國外觀光客的主要原因。然而,台灣的學校教育從小到大,對台灣「山林」環境教育相關的知識、技能、情意層面都明顯不足。然而時至今日,「山林教育白皮書」仍付之闕如,亟待開發有關山林教育方面的課程內容。
  2. 「山林」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如能藉著「山林」的素材,結合校內老師生物、地理、語文、健體、護理、登山等的專業能力,組合成一套完整的實用性課程,讓學生能夠貼近「山林」,親自探索人類生存的原始環境,以所學的生物知識去觀察理解他所接觸的動物、植物;以地理的觀念去了解冰河遺跡、岩石 等成因;以文學的優雅去紀錄他所見、所聞、所想、所感動的每一片刻;以健體的訓練去培養他強健的體魄,以面對每次體能的挑戰;也能用護理的專業,讓所有探索的過程避免傷害;也能在登山健行的過程中,學習分組團隊合作的概念,並體驗每一次的頂峰經驗,挑戰每一次不可能的任務。
  3. 體驗教育是目前學校課程最缺乏的一環,往往學科理論學了很多,但在實際的生活體驗中卻缺乏相對的經驗。為達到本校課程地圖所希望教給學生的五力(傳愛行動力、知識探索力、智慧生活力、社群活動力及夢想實踐力),特別以生活為師,讓學生能夠親自體驗「山林」的美好,藉由多元的課程內容及活動激盪,塑造出學生實踐五力的情境。

簡明目標

  1. 邀請校外專業人士演講,激盪社群教師對活動課程內容的規劃。
  2. 辦理校內工作坊,由學校老師彼此交流課程內容,讓不同領域的老師對課程內容都能夠清楚了解。
  3. 課程內容的檢視 ,透過社群老師的探討與修正。
  4. 藉由校外登山教學課程,指導學生對山林有更深入的認識。
  5. 邀請校內老師加入與山對話社群,增加社群的脈絡發展與推廣 。

外聘講師講座

高銘和老師講座:攀登人生高峰(105.10.19)

江秀真老師講座 : 登山 ; 不登頂  (106.04.13)

鍾智勇老師講座 : 山林守護者,巡山員  (106.05.09)

李後璁老師講座 : 松林青年的奇幻之旅  (106.10.26)

郭彥仁老師講座 : 我們的吉祥物-台灣黑熊生態與保育現況 (107.03.22)

林青峰老師講座 :  野地趣談 (107.4.19)

黃鈺翔(雪羊)老師講座 : 『與山對話:雲中的無聲寶藏』 (107.11.08)

吳佳穎(小黑)老師講座: 『攀登八千米巨峰』 (108.03.22)

張元植老師講座: 『阿果與元植的K2攀登』(108.09.19

張元植老師講座: 『 登山安全的要素 』(108.11.28) 

林青峰老師講座:「台灣的蛇類介紹」(109.03.12)

陳鈺朗老師講座:「登山杖使用與操作」(109.04.30)

內聘講師講座

自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