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台中

  • “愛台中”課程介紹

這門課,與歷史教師徐保達共同教授,為1學期1學分的特色選修課程,奠基於「閱出報發力」的課程基礎上,可以選修本堂課程,在這個課程中,閱讀已經從紙本、文本形式走向廣義的閱讀,我們閱讀城市的景觀、城市的感情,從構成城市,同時又與學生生命緊緊相繫的家為單位,作為閱讀課程的設計。

少了文本是否不能閱讀?在這一門課中,文本不是唯一,我們透過影音、圖片、繪本、聲音,結合實地考察,企圖連結家和學校,並延伸至整個台中,將學生的台中記憶、意象建構起來,家的概念的釐清,從抽象而具體,讓學生用物件說明自己的生命故事,亦用具體而抽象,學生從考察的照片,描述自己理想的家,而台中,是家鄉,這個家鄉的點滴就形成認同,學生用五官的觀感閱讀。

  • “愛台中”課程心智圖

愛台中(我愛台中)課程,以中港高中的學生作為課程的研發核心,因此,思索目前課程中的考科與非考科中,中港高中的學生是否缺少了一個和教師、校園、社區、家庭、環境的內省,據此,由兩位老師研發的課程就像是觸鬚般,拓展至”我的家庭、我的學校、我的故鄉、我的未來生活”,然而這與從小到大的社會和輔導課程又有何不同?

本課程之所以成為臺灣大道特色課程,還有更重要的價值,便是在於臺灣大道課程的價值為學生圖像、學校願景之間緊密的結合,如此,當學生在高中學科的基礎下,尚有更柔軟、更思維、更生命的與生活結合的課程,除協助學生思索、面對、抒發、探索之外,也發揮”愛”的認同,涵養教育中對學生最重要的素養。

 

_3_

 

 

  • 愛台中課程介紹與討論
  • 愛台中的開課資訊(106學年以後採用版)

依據一學分的方式設計,供學生跨班與上下學期選修。

  • 愛台中的教學目標

  • 分週課程內容與規劃
  1. 第1週–發現台中(曉菁)
  2. 第2週–愛在憶起手足之情(保達)
  3. 第3週–台中印象拼圖(曉菁)
  4. 第4週–房間一角(保達)
  5. 第5週–台中梧棲風(曉菁)
  6. 第6週–童年往事遇見校園(保達)
  7. 第7週–我的家在台中
  8. 第8週–雅俗共賞(保達)
  9. 第9週–我的家在哪?(曉菁)
  10. 第10週–從頭再來(保達)
  11. 第11都–台中,我的家-1愛的連線(曉菁)
  12. 第12週–一同侶遊(保達)
  13. 第13週–台中,我的家-愛在你身邊(曉菁)
  14. 第14週–中港好聲音(保達)
  15. 第15週–最美的一幅畫-說你多愛…(保達)
  16. 第16週–中港好聲音2(保達)
  17. 第17週–台中好好玩(曉菁)
  18. 第18週–下一站,停車(保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