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發展與研究

特色課程研發為導向的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經營以中港高中臺灣大道特色課程研發歷程為例

(本研究獲2017高中優質化十年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與實務研討會實務分享錄取發表)

摘要

中港高中優質化申辦的時間並不長,自102學年因高中校務評鑑複評而申辦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以來,學校在計畫的扶助之下逐漸成長蛻變,直至今日成為高中優質化新課綱推動的前導學校。因為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的支持,讓中港高中有機會蛻變成長,其中最突出的莫過於是教師持續散發的動能,因為優質化計畫系統性的鼓勵與引導,教師的教學從個人單打獨鬥轉為積極參與教師社群,以社群形式來改善教學,提升了學生學習成果和整體教育品質,並由下而上凝聚出學校的願景「WISH」(多元智慧、獨立探索、視野、健康與快樂學習),而教師社群當中最出色的,則是以特色課程研發為導向的—臺灣大道特色課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執行高中優質化計畫時,不僅須思考如何讓教師們運用優質化豐沛的資源來研發課程以滿足學生多樣的學習需求,其中更重要的是,如何帶領社群夥伴以適當方式進行教學及課程設計的專業發展?如何提供教師們足夠的學習機會與相關的研習活動及課程?而本文將說明在優質化方案的輔助下社群的力量投注在特色課程研發,使課程有價值性、意義性並與生活結合之經營歷程。

本文以實務分享的角度出發,分享中港高中臺灣大道特色課程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研發特色課程歷程中的經營、具體成效及省思。社群經營歷程中,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課程醞釀與研發聚焦時期;第二階段,課程統整與歸納整合時期;第三階段,課程實施與提升轉化時期。而社群經營的促進策略:一、為社群賦權增能,培育社群領導者。二、營造社群教師溝通、合作之有利環境。三、形塑社群的組織文化,強化團隊動能。四、提供教師展現的多元舞臺以促進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發展。

以特色課程研發為導向的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經營相關具體成效:一、研發與建構出特色課程。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建立特色課程師資認證。三、建立社群夥伴的專業對話機制、跨領域的課程研發之合作模式。四、培育其他社群的發展。五、建構學生圖像與發展學校願景。

臺灣大道特色課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草創之初,一開始的定位並不明確,教師也沒有一致的方向,但在社群教師多次的聚焦,與專家學者的引導下,我們考量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圖像、課程地圖、學校永續經營等,透過對話、討論、備課、議課、實作等方式,不斷的凝聚共識、修正、實施、再修正,社群逐漸發展為以研發特色課程為導向的實作社群,叫好、叫座的課程受到本校師生之肯定,成功經驗亦分享與他校夥伴,其研發特色課程的歷程經營,可做為跨領域的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經營之參考。

關鍵字:高中優質化、特色課程、課程研發、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完整論文版權屬臺灣大道特色課程教師專業發展社群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