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探實達] 科學閱讀

1.閱讀理解四層次

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PIRLS),是由國際教育評估協會(IEA)所作的國際閱讀素養調查研究,將閱讀理解歷程以「直接歷程」及「解釋歷程」,區分為閱讀理解四層次:

歷程 內容 說明 策略
直接歷程 提取訊息

(focus on and retrieve explicitly stated information)

找出文章裡清楚寫出的訊息 (1) 找出與閱讀目標有關的訊息。

(2) 找出特定觀點。

(3) 搜尋字詞或句子的定義。

(4) 指出故事的場景(例如:時間、地點)。

(5) 當文章明顯陳述出來時,找到主題句或主旨。

推論

(make straightforward inferences)

連結文章裡兩項以上的訊息 (1) 歸論出某事件所導致的另一事件。

(2) 在一串的論點後,歸納出重點。

(3) 找出代名詞與主詞的關係。

(4) 歸納文章的主旨。

(5) 描述人物間的關係。

解釋歷程 詮釋與統整

(interpret and integrate ideas and information)

提取先備知識,連結文章裡未清楚明顯表達的訊息 (1) 清楚分辨出文章整體訊息或主題。

(2) 考慮文中人物可選擇的其他行動。

(3) 比較及對照文章訊息。

(4) 推測故事中的情緒或氣氛。

(5) 詮釋文中訊息在真實世界的適用性。

檢驗與評估

(examine and evaluate content, language, and textual elements)

批判與思考文章中的訊息 (1) 評估文章所描述的事件實際發生的可能性。

(2) 描述作者如何想出讓人出乎意料的結局。

(3) 評斷文章中訊息的完整性。

(4) 找出作者的觀點。

資料來源:國科會、教育部、中央大學(2008)/PIRLS(2006)臺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報告。

2.文本閱讀

2-1 中文  “國際光之年特刊”邀請專文稿

2-2 英文 Papers of 2012 by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SCI, impact factor =3.5 )

3.影片與媒體識讀

3-1 影片識讀

3-1-1 TED

3-1-2 Youtube

3-2 偽科學之媒體識讀

3-2-1 偽科學判讀

3-2-2 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