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彙整: 2019 年 1 月

[計畫亮點] 夏威夷IICE國際研討會論文發表(III) 反思心得


Hawaii Convention Center 開幕儀式,來自世界各國的學者,在此展開三天的教育年會,主題為獨立與互相合作,關於轉型與社會正義
能代表台灣,科技部高瞻辦公室,中港高中,來發表口頭論文,感到光榮與責任

出國發表論文的準備工作:
1. 會議摘要:題目選定,寫作完成與修改typo,投稿系統帳號密碼設定,上傳,等候被review通過(accept letter)
2.機+酒:請旅行社代訂機票+飯店,需考慮會議當天的交通工具,最好選在距離會議場所交通方便的飯店,又需考慮購物方便。台灣直飛夏威夷的華航班機每星期只有兩班,禮拜三與禮拜天,需安排好搭配行程。機場接送,這次是利用KKDAY訂購,免得自己還要找公車,十分方便,建議使用。(前往桃園機場,可利用高鐵+桃園機捷,屬於國外旅遊知識,可上網搜尋)
3.簽證:以前到美國需要辦美簽,還要安排到台北AIT面試,準備會議接受函與財力證明,說明參加會議,不打工等相關議題。這次利用上網的ESTA電子簽證,雖然要花每人四美金的費用,且不一定成功,需等待一到兩個工作天的回覆,但相較之下,方便許多。


4.會議報到與發表的服裝: IAFOR的報到,算是簡單,要先告知是發表者(口頭與壁報)或是聽眾。發表的服裝,以商務服裝為主,可以視當地文化而定。
5.論文發表與交流:口頭發表以二十分鐘為限,Q&A十分鐘,IAFOR相當重視準時,準備的電腦是MAC AIR對於國內的MS使用者,需多熟悉。我除了PPT與MP4,還多準備了PDF檔,以防到時不能順利開啟。除了隨身碟,雲端硬碟,還有掛在網路的檔案。壁報論文也有外國學者會給交流意見,是向國外展現研究成果的好機會。也可和其他發表者,互相交流,提出問題或給意見。

看到keynote speaker 到場,和在場的教授學者交流,真是難得的機會。國教院,台大,彰化師大,國防醫學院,成功大學,暨南大學,中教大,長庚科大,都有教授參加此會議


幸運地,和兩位與會者交換名片。其中一位是來自於紐西蘭葳靈頓維吉尼亞大學,也是第一次到夏威夷
另外一位,主動和與會者交換名片,問我從那裡來,我回答,台灣。他沒聽過,以為是Tailand ,我補充說,靠近中國,但是independence,本次會議的主題



在國際教育研討會發表論文,對於不是大學教授的我們而言,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從投稿,到經費申請,美國簽證,校內自理代課費,拜託老師代理課務…等。樣樣都需要花費相當心力處理。


1.為何可以參加會議?因為科技部參酌我們的計畫,”物聯網裝置對話互動科學實驗之高(國)中課堂實踐”,第一年是校內宣導,第二年是校外宣導,而今年是第三年,是國際交流,這是在第一年寫的計畫。然而,我們並沒有申請國外差旅費,因為手續繁複。此次,科技部高瞻辦公室,基於我們執行計畫成效不差,所以主動編國外差旅費,才可以參加此會議。
2.為何要參加此會議?因為我們的計畫即將於學年末結案,所以我們積極將成果整理,準備參加教學卓越計畫,然而所謂教學卓越,是必須有卓越的表現,而非只是某些教學的成果展。所以,邁向國際,介紹台灣在物聯網教育的探究與實作,是本行的主要目的。1/3是IAFOR會議的開幕,為了不至於人生地不熟,利用年假,提前了幾天到達夏威夷,昨天的時差,導致昏昏沉沉,還好過了一天已經稍稍適應了。如果沒有提前抵達,時差的作祟,加上要用英文報告,大概不是太簡單。
3.參加此會議,都是公費支出?當然不是,大部分是自費,因為科技的經費補助機票與部分住宿,還有註冊費。其他的,包含自理的代課費,已經支出數萬元。


巧遇國教院吳文龍研究員,他是我們自然領綱的重要成員


Oral presentation certificate


Parallel session,各國準備PPT的差異頗大,有的只有兩頁,就講了二十分鐘。
瑞典的教授這場,很精彩,Theory of motivation ,將動機分為被控制的動機與自發動機。營造良好教學氛圍,讓學生enjoy the class, play the game ,可以讓學生有長期的動機 。
菲律賓的學者,發表了他們在越南,老墎,等學前教育的預算狀況,仍受當地貧富差距的影響。
日本的學者,率領他們的研究生參加會議,有位研究生,發表他們的PISA相關研究,利用福島核災後湖水是否乾淨到可以游泳的情境,當作科學素養的研究。他們也發現,日本學生在PISA的知識部分,分數高,但在態度部分,也是落後平均值,所以,他們利用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提升學生對於科學素養的認知態度的改變。我問他一個問題,在素養中,知識與技能的改變是較容易觀察的,但是態度的改變,則是不容易被觀察。他回答說,學生問卷可以發現,以前對於情境(利用水質檢驗,湖水是否足夠乾淨)的認知是由”不知道”,轉而”瞭解到湖水的乾淨程度”,可以說明相關議題,這項可以當成是態度的改變。仍有幾個是科學化工相關的論文,主要探討氫原子的水合作用,和教育較不相關。

[計畫亮點] 夏威夷IICE國際研討會論文發表(II)IAFOR的學術成就

官方報導:
IAFOR is in Hawai’i for our event held with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Yesterday I chaired a great plenary panel with three of the state’s top leaders in education looking at the challenges they face and their strategies for addressing these. Christine Kishimoto (State Superintendent for Education), David Lassner (Presid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and Chancellor of the UHM), and Richard Vuylsteke (CEO of the East-West Center). Thanks to the panelists who took part!

Joseph Haldane
Chairman and CEO, IAFOR

IAFOR的教育會議是與世界上一些最負盛名的大學和教育學院合作舉辦的,包括英國倫敦大學的Birkbeck; 日本早稻田大學; 英國蘇塞克斯大學; 印度尼西亞大學; 和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

歷年來,在IAFOR的演講者:Sue Jackson,英國倫敦大學伯克貝克教學副學士(副校長)和IAFOR國際教育項目主任; Rosemary Deem,OBE,教育副校長,英國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博士院長; 日本大阪Jogakuin大學校長Eiko Otani教育和技術專家; Barbara Lockee,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外展學院副院長; Frieda Mangunsong,印度尼西亞大學教授; Mary Stuart,英國林肯大學副校長; Svetlana Ter-Minasova,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現任校長; Akito Arima,前日本教育部長兼東京大學校長; Mona Abo-Zena。




日本政府總理辦公室和內閣辦公室要求IAFOR合作開展關西復原力論壇。
作為一個必須應對自然災害現實的國家,本次論壇將通過教育和經驗,以及通過各種物理和後勤結構,通過工程創新來加強日本個人和社區的複原力。和技術。該活動將於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在兵庫縣立美術館舉行,並與大阪大學通過大阪國際公共政策學院

Mr Yoshimasa Hayashi, Japanese Minister of Education, Cultur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2018日本教育,文化,體育,科技部部長Yoshimasa Hayashi先生和參議院議員在東京舉行的IAFOR全球創新與價值峰會(GIVS)上發表了主題演講。關於教育創新,從2030年開始為下一代做準備,或稱他為社會5.0。

Hayashi先生首先參考了2007年的一項研究,據專家估計,超過一半的孩子將活到107歲以上。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社會的家園,這種趨勢將持續下去,這將意味著需要在更長的生命歷程中進行教育,以反映傳統的,簡單的三層教育,就業和退休模式的變化。相反,我們將擁有更多不可預測和不穩定的多階段生活,因此教育解決方案能夠回應和反映這一點,並使人們能夠反復和必要地接受教育。實際上,每個人都是終身學生。

某些工作已經被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日益流行所取代,並且根據牛津大學和野村研究所在未來10到20年內進行的“就業前景”的聯合研究,四十九年可以替換日本工作人口的百分比,因為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在公式化,重複性和日常工作方面更勝一籌。然而,安全的工作是那些需要規劃和人際工作的工作。

林先生隨後談到了“三權”,或下一代幫助人們在即將到來的時代就業所需的重要技能。第一個是計算機知識和閱讀能力,第二個是溝通和人際關係技巧,或軟技能,允許與團隊合作,第三個側重於同情和同理心,包括欣賞自然和音樂之美的能力。他說:“這三種技能比記憶詞典和教科書中的單詞更重要,以及我們在培養下一代教育時需要強調的內容”。

前教育部長最後說:“未來,越來越多的人將活到100多歲,並越來越多地與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共存,在這個”社會5.0“時代,教育將是個性化的和敏感的。教師將使用教育技術幫助策劃知識和促進學習,並幫助培養多年的成長。“

參考文獻:IAFOR官方網站

[計畫亮點] 夏威夷IICE國際研討會論文發表(I)


感謝科技部 高瞻辦公室 提供出國差旅費 即將前往 夏威夷 參加 The IAF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ducation (IICE) 2019, Hawaii, America. 發表口頭論文

感謝 Yi-Bing Lin教授提供 IoTtalk平台, Ming-feng Shih 教授提供VPhysics平台

Conference: IICEHawaii
Title: An inquiry-implement-expression teaching of Internet of Thing integrated to Physics course
Stream: Innovation & Technology (Design, Implementation & Assessment of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Type: Oral
Authors: Tsun-Hsin Wang,1* Wen-Sun Chou,1 Sidney Chang,1 Tsan-Pin Wang,2 Hsiao-Shen Wang,2 Hsiao-Hsi Wang,3 and Kuo-Yu Liu3
Affiliations: 1Taichung Municipal Chung-Gang Senior High-school, 2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Taiwan 3Providence University, Taiwan
Contact information: wthwth@cgsh.tc.edu.tw 
Topic: Internet of Thing, Python, IoTtalk, Inquiry, Implement.

Abstract
An inquiry-implement-expression teaching of Internet of Thing (IoT) integrated to physics course at a senior high-school is proposed in this work. The teaching methods include inquiry teaching, implement process, and expression assessment. The simulation programs, so-called VPhysics course, on Physics kinematics and mechanics were developed with Visual Python program and IoTtalk which is provided by Professor Yi-Bing Lin. Our action research shows the students with inquiry-implement-expression teaching have better performance over conventional teaching counterpart due to higher learning motivation, more activity engagement, and wider innovation-ability.

中文題目: 以探究、實作、表達教學法,將物聯網融入物理課程

摘要: 本文在研究,以探究、實作、表達的三重教學法,將物聯網融入物理教學。這三種教學包含:探究教學,實作過程與表達評量。使用的物聯網模擬平台有兩個,這個稱為虛擬與視覺物理的課程,包含物理的運動學與動力學,有VPython程式寫的課程模組與IoTtalk寫的課程模組,期中IoTtalk是由林一平教授所研發設計。根據我們的行動研究,探究、實作、表達教學比傳統講述教學的優點有以下幾點:更高的學習動機、更多的活動參與,更廣的創造發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