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YMPUS DIGITAL CAMERA
107年11月27日 時間14:00 至 16:00
校內的分享,有的時候,比校外分享更困難
因為這些人,都是十幾年來的同事。
但是,一個真正好的課程模組,如果沒辦法在校內推廣,猶如錦衣夜行,
無法說服更多人,只會變成煙火式的活動。
物聯探實達,在2016.11.24於圖資中心,
推廣”創客物聯的科學閱讀”,
暢談滿滿科學素養的好書,
滿足了書蟲的閱讀老饕。
事隔兩年,2018再度上場,分享
與中港同等心跳的感動

感謝周文松校長,在百忙之中,率領主任團隊,范振龍秘書,圖書館何志隆主任,
輔導室楊佩妤主任輔導老師,總務處廖威翔主任,前來
- 周校長主任開場,為我們介紹王尊信老師在設計思維上的付出,也說明學校在設計思維的著力,其實設思就是以人為本,讓人在生活中更加舒適,過去一開始倚仗高瞻計畫,後來雖有中斷,在周校長的推動下,又持續表現。(余曉菁老師如此紀錄著)
- 後來設計思維專班的成立,也成學校的特色,並作為國三畢業生的招生重點,因為有這個班,我們可以讓學生選擇不一樣的高中生活。
- 讓學生透過設計思維的課程:思考、問題解決、判斷、表達…等,即便發明展沒有得獎也沒有關係,因為學生已經在這個歷程中獲得能力。

“靜心,才能寫作”,這是林原君老師說的,
我把”與中港同等心跳”的心路歷程,寫成四個時期:
構思期、草稿期、修改期、收尾期,
娓娓道來,論文;校務評鑑;科專計畫的撰寫技巧,
如何寫出自己的優秀故事

- 尊信老師這本書《與中港同等心跳》,除了是對設計思維的一個成果展現之外,事實上也是作者心路歷程的書寫,尊信老師提出幾位孩子在設計思維專班的表現,他們由害羞到敢於在同學面前表達,而更厲害的是他們可以在中研院院士前侃侃而談,這就是這本書記載的故事。
- 與其說這是一本成果冊,倒不如說它是作者的心路歷程,它接續芳玲老師的《與中港同等心跳》,芳玲老師在班級經營上的表現大家都知道,因此要超越芳玲師很難,因此,如果它有最重要的價值,絕對是它在於經驗傳承的意義上,它讓高階的教育理念可以被實現,這個歷程很感人。
- 關於書寫,尊信老師也提供他的寫作方法,運用臉書記載自己的故事、心情,最後再將它整理起來,當然書籍的邏輯很重要,它的價值也才得以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