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記錄
40發明原則-說明與範例
1 分割
a.將物體分成獨立的部分
b.使物體成為區段區塊或模組化(使容易組裝與拆卸)
c.增加霧體可分割程度 硬碟分割a.系統區b.程式區c.資料區
ex:部門分類、分組
2 分離
a.從一物體中提煉.移除.分離出不想要(有害)的部份或屬性
b.從一物體中提煉.移除.分離出不想要(有利)的部份或屬性
ex:外接式硬碟、無線鍵盤、記憶卡
3 局部品質
a.改變一個物體或系統的結構從均質變成異質
b.改變一個作用或外部環境(外部影響)從均質變成異質
c.使一系統每一部份的功能都能達成(局部)最適的狀態
d.使一個物體或系統的每一部份能執行不同與(或)互補性的有用功能
ex:鉛筆與橡皮擦、觸控版、筆記型電腦(桌機及螢幕改變) 散熱器
4 非對稱性
a.利用不對稱的形狀,取代對稱的刑狀
b.改變物體或系統的形狀,以適應外部的非對稱性
c.如果物體已是非對稱性形狀,則增加不對稱的形狀
ex:可旋轉機身的手機
5 合併
a.將相同或相關的物體.作業.或功能實體連接或合併
b.合併物體.作業.或功能,使其在時間上一起作用
ex:事務機(列印.掃描.傳真.電話)、多功能複合機
6 萬用
集多種功能於一身,以消除對其他的系統的需求(依賴以完成功能)
ex:多功能手機、多功能手搖手電筒、瑞士刀
7 套疊
a.一物體放置另一物體內,該物體又被放置在第三物體內
b.將多數物體或系統放置在其他物體或系統內
c.一物體(動態性)通過另一物體的空隙(孔洞)
ex:相機伸縮鏡頭、主機
8 平衡力
a.結合能提共上升力量的物體,平衡物體的重量
b.利用環境中產生的空氣動力.水動力.浮力等,平衡物體的重量
c.利用環境中可取得的相對力量,平衡系統中有害作用(負面屬性)
ex:磁浮列車
9 預先反作用
a.如果一個作用有害與有用效益,進行反作用的行動,以去除或降低有害的效果
b.對物體施以預應力,以抵抗有害的工作應力
ex:記憶體、避震器、安全模式
10 預先作用
a.預先導入有用的作用到物體或系統中(部份或全部)
b.預先安置物體或系統,以期能在最方便的時間與位置展開作用
ex:ETC 、iPhone、外部閃光燈
11 事先預防
採用事先準備好的應急措施,補償物體相對較低的可靠性
ex:平交道緊急按鈕、防毒軟體、電腦備份軟體、暈車藥、降落傘
12 等位性
改變工作的狀態,以減少物體升高或下降的操作 方便輪椅通行的無障礙通道
ex:電子書、輸送帶、電腦椅
13 逆轉
a不按常規的解決方法,而是反其道而行
b將物體或其運動的部份顛倒
ex:跑步機、吸塵器、電扶梯、視訊機
14 曲度
a將直線、平面用曲線或曲面替代,使其變為球形結構
b使用滾筒、球狀、螺旋狀的物體
c利用離心力,將直線運動轉為迴轉運動
ex:滑鼠的滾輪、磨豆、凸面鏡、地球儀
15 動態性
a.在不同的工作階段,物體的特性要能自動改變,以達到每個工作階段都是最佳狀態
b.假如物體固定不動,使它變為可移動的 可彎曲的飲用吸管
ex:電視分割畫面、可彎式USB
16 不足過多作用
所期望的效果難以百分之百實現,但稍微超過或稍微小於期望,這會使問題大大簡化
ex:針管 、電腦流量
17 移至新空間
a.將一維直線運動變為二維平面運動,或三維空間運動
b.單層排列的物體變為多層排列
c.使物體傾斜或側置
d.利用指定面的反面
ex:立體停車場、網路分享器、斜取式滾筒洗衣機、夾板、燒錄機、外接式硬碟
18機械震動
a.使物體處於振動狀態
b.利用壓電振動替代機械振動
c.利用共振現象
ex:鑽地機、重低音喇叭、電玩的震動手把
19 週期性動作
a.從連續作用過渡到週期作用
b.如過作用已經是週期的,則改變週期性
c.利用脈衝的間歇完成其他作用
ex:特種車輛的警示燈、螢幕保護程式、節拍器、水車
20 連續的有用動作
a.持續工作,使物體的各個部份能同時滿載工作
b.消除空閑或停止間歇性動作
ex:電影放映機、CPU、削皮機、電動牙刷
21 快速作用
用高速度執行一項行動,以消除有害的副作用。
ex:X光 、防狼噴霧劑、光碟機、噴墨印表機
22 轉有害變有利
a.轉變有害的物體或作用以獲得正面的效果。
b.增加另一個有害的物體或作用去中和或去除有害的效應。
c.增加有害因子的程度以致不再發生害處。
ex:資源下載軟體、無線基地台、廢紙
23 回饋
a.導入回饋以改善製程或作用。
b.如果已使用回饋機制,改變其級數或影響,使能適應作業條件的變化。
ex:自動感應式手扶電梯、紅外線感應式掀蓋垃圾桶、即時通訊、主機板過熱警示軟體
24 中介物
a.兩個物體、系統、或作用間使用中介物。
b.使用暫時性中介物,當其功能完成後能自動消失,或是很容易移除。
ex:便條紙、讀卡機、轉接頭、藍芽傳輸器、延長線
25 自助
a.一個物體或系統執行補助的有用功能來服務自己。
b.使用廢棄(或損失)的資源、能源、或物質
ex:存(提)款機、加油站、還原系統
26 複製
a.使用簡化或便宜的複製品取代昂貴的,有弱點的物品或系統。
b.用光學的複製(影像)取代一個物體或程序。
c.如果已使用可見光的複製品,改用紅外光或紫外光的複製品。
ex:兵馬俑、虛擬實境、塑膠花
27 拋棄式
使用多個便宜或壽命短的物品,取代昂貴的物品或系統。
ex:輕便雨衣、3.5磁片、拋棄式浴帽、拋棄式拖鞋、隱形眼鏡
28 置換機械系統
a.使用另一種感測方法(聲、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取代現行的方法。
b.使用電場、磁場、或電磁場,與物體或系統交互作用。
c.用移動的場取代靜止的場;結構化的場取代非結構化的場;變化的場取代固定的場。
d.使用場,並連接能與場作用(鐵磁性)的粒子、物體、或系統。
ex:3D眼鏡、紅外線、藍芽
29 氣壓液壓
使用氣體或一體取代固體的元件或系統
ex:風扇、油壓剪、液晶螢幕
30 彈性膜薄膜
a.使用彈性殼與薄膜取代固態的結構。
b.使用彈性殼與薄膜將物體或系統與外在有潛在危險性的環境隔絕。
ex:手機保護套、鍵盤薄膜
31 多孔材料
使物體變為多孔或加入多孔性的物體
ex:蓮蓬頭、濾水器、澆花器
32 改變顏色
改變物體及周圍環境的顏色
ex:酸鹼試紙
33 同質性
和主要物體交互作用的物體,應使用同一種材料,或有具有相同性質的材料
ex:螺絲、螺帽
34 拋棄或再生
a.已執行完功能後的系統或物體,能自行消失、溶解、揮發
b.在工作過程中迅速補充消耗或減少的部份,或恢復其功能或形狀
ex:美工刀、系統還原程式、2B鉛筆
35 性質或參數改變
a.改變物體的物理狀態
b.改變物體的體積、濃、黏、柔、溫度
ex:烹調食物
36 相變
利用物質相變時產生的某種現象(體積改變、吸熱或放熱)
ex:乾冰滅火器
37 熱膨脹
使用熱膨脹、冷收縮的性質
ex:乒乓球
38加速氧化
用純氧替代空氣
ex:乙炔
39 鈍性環境
a.用鈍性環境替代通常環境
b.在物體中添加鈍性或中性添加劑
ex:機車用氮器避震、汽車或機車氙氣大燈
40 複合材料
用複合材料替代均質材料
ex:防彈衣、歐洲E1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