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記錄
如何找題目,題目該如何發揮?
鼓勵同學不要小看自己只是高中生
引用「十月的天空」故事,說明故事是從兩位高中生開始。
從生活中觀察女高中生發現麵包蟲會吃保麗龍,獲得金牌。
尋找主題(製造關聯)
先不問可行與否,而問可能與否。
一組二到三人每人都要想一個題目,每組的題目可以相互掛名
萬一同組的題目有不行的還有兩個當作保險
題目思考時(關聯就在那裡,只要我想、就會看到)
1.可用改良
例:腳踏車的煞車燈或是腳踏車的煞車線互換。
2.不要想太複雜
例:二十六孔資料夾剪出二十六條線,運用簡單物理知識。
引用Apple的產品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簡單好操作。
3.有沒有其他的方法、不同的改變。
地震災害發明及農業科技發明都很少,所以這兩種主題得獎機率高。
車子從小巷子出來,車頭先出來駕駛人還來不及看到路口就造成車禍,怎麼辦,這也可以回家去想想。
主題找尋方式
1.訪生學:訪棉花纖維構造做人工纖維衣服。
2.不同身分、情境:想像其他人的生活環境。
3.直覺組合:
例:金屬加人體=飾品,新關係金屬加人體=人工關節、人工頭蓋骨
4.亂字混搭:在腦海中選出不同的兩個字混搭
例:果汁、保鮮盒,果汁要如何不氧化?真空果汁機(有人做過了)
5.串聯:利用圖像說故事。
6.類比:相似事件、自然界現象。
7.推衍式連結:自由聯想有關係的事物。
報告書要寫得清楚
設定問題>類比>新規則>發想 (循環)
課程照片
簽到單

104.09.11-施政宏老師培訓課程02